文章

《儒林外史》对科举八股制的直球辱骂

现在的人总是怀念过去,说科举制八股文下文章写的好的人是多么多么有才学,放现在能如何如何。我们看看吴敬梓这个读书科举世家对科举制是怎么评价的。

儒林外史其实有一条主线,那就是第一回《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》,王冕和秦老所说的:

此一条之后,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:三年一科,用五经、四书、八股文。王冕指与秦老看道:“这个法却定的不好。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,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。”……王冕左手持杯,右手指着天上的星,向秦老道:“你看贯索犯文昌,一代文人有厄!” 王冕是个坚决不愿意走仕途路径的人,他对科举八股的态度已经足够明显了。

到了结局《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》更是秦淮文脉断绝:

花坛酒社,都没有那些才俊之人:礼乐文章,也不见那些贤人讲究。论出处,不过得手的就是才能,失意的就是愚拙;论豪侠,不过有余的就会奢华,不足的就见萧索。凭你有李、杜的文章,颜、曾的品行,却是也没有一个人来问你。所以那些大户人家,冠、昏、丧、祭,乡绅堂里,坐着几个席头,无非讲的是些升、迁、调、降的官场;就是那贫贱儒主,又不过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。

到了这一回,南京的风流文雅全然断绝,只有几个当时人看不起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还有一番风骨。原版55回可能过于尖锐,导致后来人做了个56回,说皇帝下诏表扬这些人,把立意遮掩了一下。

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.0 进行授权